一网搜 搜索:
您所在位置:首页>意见征集

《临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临江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临江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时间:2023-02-16责任编辑:付恒权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3年3月2日,《临江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临江国空》)通过专家评审,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 编制《临江国空》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抓手,是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市县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
  2019年,自然资源部颁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尽快形成规划成果。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
  (二)省级层面:2019年7月和8月,吉林省分别印发《吉林省自然资源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在全省规划体系中改的重要作用。
  (三)市级层面:当前,东北振兴、兴边富民等国家政策在临江叠加;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三大板块”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临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临江市“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些新目标、新定位和新要求,迫切需要空间发展蓝图的支撑。同时,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达规划期末,新时期的空间发展和规划建设亟须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统筹指导与安排。因此,临江市自然资源局成立临江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规划编制任务。
  二、 《临江国空》的目标
  至2025年,绿色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对外交通条件更加完善,抵边乡村发展基本稳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至2035年,绿色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格局基础形成,基本建成繁荣、幸福、生态的山水融合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走在吉林省东部沿边地区中上游。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至2050年,全面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山水融合型口岸城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实现现代化,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精致、人民幸福、家园美丽的绿色创新发展典范。
  三、 《临江国空》的重点内容
  在系统总结临江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基础上,明确了至2035年,临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目标和任务,对临江市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也为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据。
  该规划共十二章,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临江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目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规划范围与期限、法律效力等。
  第二章为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梳理了临江市地理区位特征、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同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和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双评估),分析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为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确定临江市承担的区域定位、城市性质、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及指标体系。
  第四章为构建绿色开放新格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落实国家、省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市域2类主体功能区(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市化发展区),并落实3类特殊政策区(包括自然保护地、能源资源富集区和特别振兴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此外,市域共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等六类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第五章为提升农业空间品质,推进乡村振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定耕地保有量,并提升耕地质量,强化农业空间格局,定制“分区分类”差异化的乡村发展策略。
  第六章为锚固生态屏障,优化生态格局。构建生态保护总体格局,加强森林、水、湿地、矿产等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七章为强化城镇精明集聚,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确定全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构建城乡发展格局。构建产业体系,明确产业空间布局和用地保障。
  第八章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彰显红色边城魅力。明确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立足全市山水景观资源,构建全市整体风貌格局。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第九章为完善重大要素支撑 促进全域均衡发展。强化城市对外交通通道,明确铁路、公路、航运、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城乡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给排水、供电、信息、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体系。
  第十章为优化城区布局 打造组团化的中心城区。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范围、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公共空间与蓝绿网络、城市更新、社区生活圈、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设施,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
  第十一章为融入区域发展,建设对外开放新前沿。明确协同周边城市推动长白山生态屏障和鸭绿江水系的保护与开发,与毗邻地区一体开发,共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及强化边境口岸职能,前瞻谋划跨境合作空间格局。
  第十二章为完善实施保障,提高国土现代化治理能力。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对乡镇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的传导与管控。构建“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明确近期行动计划和重点任务。
  四、 《临江国空》的实施与管理
  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以及《吉林省自然资源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临江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