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告(临政明电〔2022〕2号)
为全力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尽快实现稳产满产,助力高质量发展,现将市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通告如下:
一、加大减免税费方面
(一)对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中小微企业新购置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
责任部门:市税务局
(二)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含个体工商户)。对小微企业增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于2022年底前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责任部门:市税务局
(三)助力服务业困难领域加快恢复。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落实2022年免征公交客运、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或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2022年4月至12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收入免征增值税,“六税两费”减征50%范围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小型微利企业2022—2024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缴纳企业所得税。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确保疫情期间广大小微纳税人克服困难,能够继续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对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责任部门:市税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
(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计划管理,扩大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组织、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点对点”融资服务,宣传融资服务等普惠政策,增加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力度,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活动,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将我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向银行推介,争取资金支持,为企业疫情脱困提供金融支持。
责任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临江市支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按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组织我市企业参加“金融助振兴一吉林行动” 白山专场活动。同时,鼓励各金融机构引导有贷款意向的市场主体入驻平台,通过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充分共享,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可得性。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
(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企业实施缓缴政策。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
责任部门: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七)按照《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相关工作的通知》(吉财资〔2022〕234号)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落实减免政策。
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二、加强保障服务方面
(八)完善落实有序用电实施预案,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用电,积极落实省能源局天然气储气工作要求,保障我市3天用气需求。
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国网临江供电分公司、地方电力有限公司临江分公司、临江林区燃气公司
(九)支持企业参与评选认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争取国家、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责任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
(十)落实省能源局《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建设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通知》(吉能新能源〔2022〕89号)举措,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厂房屋顶及附属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采取自发自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
责任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国网临江供电分公司、地方电力有限公司临江分公司
(十一)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东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及中国品牌日、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等活动,提升市场开拓和产品竞争能力,对符合政策的参展企业,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补贴参展费用。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
(十二)积极拓展招商平台,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围绕矿泉饮品、医药健康、矿产新材料等六大产业主动对接有需求的企业,形成企业联动,促进企业多方合作,补齐企业短板,增强企业实力。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
(十三)落实消费券奖补政策。持续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回暖,拉动经济增长,开展消费券促销活动。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十四)组织企业开展促销活动。落实省、白山市扩内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节假日重要消费节点,开展系列促销费活动,如 “万乐福超市喜迎新年·年货大钜惠”“永顺新世界年货节”“长辉一起加油·开启美好2022”等促销活动等。
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
(十五)发挥联保联供机制作用,帮助大型商超组织资源,沟通沈阳、长春生活物资供应商,确保供应充足。同时,疫情期间,安排专人为万乐福超市、永顺超市两户供保企业办理通行证,确保物资供应流畅。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
(十六)对列入省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清单的重点建设项目,可优先预支使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指标。
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
(十七)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衔接,加快办理企业融资、续贷等涉及的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抵押登记即来即办。对涉及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生活保障物资等生产经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允许高标准厂房按幢、层等独立使用权属界线封闭的空间为基本单元,进行分割登记,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落实好不动产登记收费减免政策,严格按照现行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执行,减轻登记申请人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
(十八)疫情期间有效期届满的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延长至疫情后3个月(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林业等部门划定的禁止建设区域内的矿业权除外)。疫情结束后,办理探矿权延续、变更、保留等申请予以批准的,新勘查许可证有效期限自颁发之日起顺延;采矿权延续、变更等申请予以批准的,新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矿山剩余服务年限,并与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截止之日顺接。
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
(十九)积极在科技活动周、科普大集等宣传活动中宣传融资服务等普惠政策,增加养殖企业、养殖散户等对政策的知晓力度,有融资需求的养殖企业、养殖散户可申请融资服务。
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
(二十)开辟绿色通道,做好“个转企”工作。设立“个转企”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依据《个体工商户转型证明》等有关材料对审批“个转企”相关事项,简化办理程序,为“个转企”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责任部门: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二十一)加大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照申报文件要求,引导符合条件要求的企业,组织申报材料,争取各级企业R&D投入补助资金支持。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提升发展潜力方面
(二十二)推动煤炭企业改造,鼓励企业采取先进技术,持续降低碳排放、污染物和能耗水平,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
责任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
(二十三)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宣传,积极培育省级、白山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取国家及各类政策、资金支持。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二十四)围绕医药、矿泉水、硅藻土等重点行业企业,做好创新国家级及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政策宣传,按照白山市统一工作部署,并做好服务指导,配合白山做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活动。开展一次域内落后产能摸底调查,根据摸底情况,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十五)支持重点企业增产扩能,根据省级专项资金要求,对2022年工业总产值不低于5亿元且同比增长10%以上的工业企业,以及其他符合省级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奖补支持。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二十六)支持企业入规升级,对2022年升入规模的工业企业,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落实相关奖励政策;对2022年当年开工、投产并升规的新建工业企业符合省级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
责任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二十七)鼓励批零住餐企业免费开展员工核酸检测。按照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迅速成立专班,做好批零住餐企业核酸检测工作,对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原则上应给予批零住餐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30%比例的补贴支持。组织我市万乐福、永顺6家大型商超开展核酸检测,通过商超核酸检测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打好基础,同时也降低人员密集重点场所传播疫情的风险。
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二十八)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实行100%暂退比例。
责任部门: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二十九)引导大型运输企业在物流通道内合理建设货运站场。
责任部门:市交通运输局
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三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搭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在全市开展工业企业用工服务专项活动,努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十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宣传、引导广大企业使用网办平台办理业务。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筛选可网上办理的事项,优化服务流程组织房产、不动产、税务等相关业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企业办理业务“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营造服务企业的优质营商环境。
责任部门: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三十二)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模式。以“五化”机制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一窗受理”服务机制。推出“企业投资建设绿色通道”,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领办、代办、帮办窗口。运用“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申报、审批事项,实行“不见面”网上审批。
责任部门: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三十三)根据《关于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的通知》,将在受理和查办涉企案件中,坚持审慎受理,慎用强制措施,坚决避免因案件办理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持续推行“五段式”行政执法模式,包括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坚持首违不罚原则,结合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对符合免于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情形的案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更加主动、精确地发挥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临江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