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踊跃支前”——记临江市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
临江市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5月,现有党员9人,其中8人为退休党员。党支部主要以四保临江战役为背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承担教育培训的教学任务,他们自主研发的课程11门,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培训班的学习需求,截止到2019年8月末,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班262期,培训学员18000余人次。
2020年的春节,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节日。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党中央一声令下,一场全民抗击疫情的战役拉开了序幕。临江市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作为社会组织闻令而动,立即响应。
组建志愿服务队,再现当年“支前”景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守卫人类共同命运的抗疫行动随之而起。教育培训中心党支部发出了组建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的倡议,全体员工积极报名参战,一支由中心主任、团支部书记董维国为队长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在党的旗帜下。
由于疫情来的突然,又恰逢新春佳节,很多同志到去外地父母家过年,有的同志因为封村封路而交通不便,但是,党支部一声令下,全体员工闻令而动,克服各种困难也要赶回临江,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凛冽的寒风裹携着大雪铺天盖地,尽管是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但眼下长白山区的气温还较低,一早一晚还在零下二十度,不足半个小时能将人“冻透”。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董维国同志带领着青年突击队分为两个小组,在鸭绿江花园小区的北路口和东路口卡点值守。
顶风冒雪战疫情,天寒地冻志更坚,舍弃小家为大家,确保临江更安全。这就是全体志愿者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们为打嬴长长疫情防控战役的坚定信念。可能是因为封闭小区管理,居民的情绪有点燥动,不戴口罩、不接受检查、甚至和检查人员吵架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志愿者们都能会耐心的说服劝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他们,有时候受点委屈也是正常的事,毕竟,我们责任就是要保护好他们的生命安全,苦点儿累点儿都无所谓,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连日的大雪,积雪达30厘米,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极大的困难,志愿者主动担负起清扫周边积雪的任务,刚刚清扫完一场大雪,另一场大雪又紧随其后,考验着我们的意志。
在最寒冷、最艰难的时候,政府为了改善我们执守卡点的艰苦条件,及时为每个卡点送来了棉帐篷。可是,对没有经验的他们来说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搭建,他们就从网上查询搭建资料,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座温暖的小屋。大家没有休息,又去另一个卡点帮助搭起了帐篷。
由于连日的劳累,许多志愿者的体力透支,显得很疲惫,有的同志病倒了,尤其是女孩子,脚底发凉,但是她们没有谁提出要休息,大家都在坚持、坚持、再坚持。她们说:为了临江人民的生命安全,她们的付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只要疫情不散,她们绝不撤离岗位。当年四保临江战役期间,临江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踊跃支援前线,父送子去前线,妻送夫上战场,捐出家里一尺线,拿出仅有的一斗粮,现在志愿者重现当年的踊跃支前的场景。
箪食壶浆慰将士,不破楼兰誓不还
从封闭小区,设卡检查以来,奋战在一线的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中午都不能回家吃饭,仅以泡面充饥,十分艰苦。董维国同志主动提出,由他个人出资1.5万余元为新市街道、新市社区、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免费送午餐。
餐饮工作由办公室主任冯旭负责并亲自主灶。接到任务后,他立即组织人员对厨房及相关的位置进行消毒处理。亲自购买食材。为了保证让工作人员吃得满意,根据他们的口味,合理搭配膳食,变着花样制作菜肴。每天保证两荤两素,主食为米饭和包子。每天中午准时把热乎乎午餐送到他们手上。社区的工作人员激动的说,他们已经吃了十多天的泡面了,吃到嘴上火,今天终于吃到热乎乎的饭了。非常感谢教育培训中心志愿者的爱心午餐。
为了确保抗击疫情是最后胜利,他们的口号是“疫情不散,盒饭不断”,保证一线的人员及时吃上热乎乎的饭,有更充足的精力为防控抗击疫情努力工作。他们还在午餐盒上贴上温馨小标签,写上温馨、鼓励的祝福,从精神上给他们加油助威。
四保临江战役,为祖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历史功勋。在着场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四保临江”的红色基因已经转化为临江人民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