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职称评聘新政策解读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聘工作即将开始,今年的职称评审有哪些新政策?何时申报?怎样填报?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关心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解读。
放权:县、用人单位或可评高级职称
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我省2016年职称评聘在政策上为基层和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松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下发、两建立、三减负、四直接”。“一下发”,即下发职称评审权限,在部分符合条件的县(市)和用人单位设立高、中级职称评委会,自主定向评价域内人才。“两建立”,即建立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考试省内合格线机制。“三减负”,即对县(市)区及以下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职称,免除论文著作和外语、计算机考试限制,可以用本人本岗位中完成的专利成果、工作总结、项目报告、工程方案、教案、病历、技术推广发明、标准制定、择优评先等评价指标和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来代替,对在乡镇以下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参评中级职称可减少2年专业任职年限破格申报。“四直接”,即对县域内事业单位工作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产值利税高、安置就业人数多、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业绩突出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可直接破格参评职称;对乡镇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符合条件具有高级职称的未聘人员,可不受单位岗位设置等级、层级和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审方面,实行“四免除”,即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评职称,一律免除职称论文、著作和外语、计算机考试等硬性条件限制。
市直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评审仍依据以往规定执行。
变化:全面推行网络申报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职称评审还有以下要求和变化。
实行“一体化”网络申报机制。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势,启动运行“吉林省职称评审工作软件”,在评聘分开系列中全面推行网络申报、审核一体化工作机制。
实行“一站地”服务机制。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标准的原则,集中受理审核申报材料,实现职称申报“一站地”服务常态化。今年,市直将于7月20日开始统一受理市直部门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省直评委会将于8月开始统一在吉林省留学回国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集中开展职称申报受理审核工作。
实行“AB”角交叉审核机制。采取关口前移、复核前置、交叉监督的方式,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受理的材料进行交叉复审,确保材料审核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实行全员答辩考核机制。以探索推行“盲评初审、答辩复审、机评终审和现场公布结果”相结合的职称评审机制为重点,先行启动运行“全员答辩考核”机制,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实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机制。加强与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大数据信息合作,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审核力度,采取网络核查、数据检索、综合评估等方式,坚决抵制和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
提醒:做好准备、密切关注网站信息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在“吉林省职称评审工作软件”上线之前,需要申报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研读政策,进行学历查询认证,论文检索,先行做好业绩材料的收集整理准备工作。要经常关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白山市人社局的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申报人的单位应建立单位领导、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干部、考评专家四方联审的考评推荐机构,集体研究,择优推荐,阳光操作,在单位集中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主管部门审核,统一行文汇总上报。这项工作要在7月25日前结束。
软件上线后,由省厅专技处、市人社局授予各部门、单位相应的网络管理员权限,由网络管理员对行文汇总上报人员进行审核后用软件网上申报。
该负责人提醒大家注意,在网络登记注册时一定要用真实姓名、正确的身份证号码及申报单位名称,上述三项内容一旦填错,软件系统无法更改,影响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