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为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效推动《规划》落地实施,现从编制背景及过程、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三个方面对《规划》的总体情况进行解读。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主体思路,编制《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调查“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共同制定“十四五”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统筹规划重点任务和保护措施。《规划》在经过“前期研究、草案编制、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四个阶段,期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12章47节,总体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主要总结“十三五”成效,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以“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文旅兴市、依法治市”为指导、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治理、发展绿色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向现代化迈进的目标,并对2035年的愿景目标进行了展望。第二板块,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与体系、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和加快生态修复等五个方面,提出九个方面重要举措,包括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拓宽源头严防新路径;加强区域协同管控,实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三水”统筹,综合治水取得新成效;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新提升;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彰显美丽临江新形象;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拓宽环保工作新领域;严守生态环境底线,防控风险达到新水平;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建绿色发展体系,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第三板块,从环境保护机制体制、资金投入、创新科技、评估考核、公众参与和监督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三、主要特点
纵观整个《规划》,有三个特点。一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省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发展绿色经济,《规划》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划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低碳经济循环化,建设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聚焦乡村振兴,《规划》通过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推进农业污染治理,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为重点,加大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为主的科学施肥工作力度,加大绿色防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管控行动,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规划》严格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围绕临江市生态环境保护主体思路,牢牢把握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这条主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机制创新、模式探索为重点,着力在生态保护治理、绿色产业培育、沿边开放合作、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美丽吉林的“临江样板”。
初审: 复审: 终审: